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为取得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以及全面关照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学习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一种自由氛围之中接受文化。总之,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它是培养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一、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还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信息技术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是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因此,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比如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基础,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有部分学生在之前很少接触信息技术课程,连基本的汉字输入都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下来,都应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学生了解得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深入领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也就是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有机整合,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呈现出兴趣性、自主性、探究性,给学生广阔的参与空间,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问题,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四、大胆放手,激发创造,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的,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其弊有四:1、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多种手段巩固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必修课,所以我们必须高效利用课堂的45钟。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
1、少讲多练。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中也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留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最后5分钟进行总结、评价,以达到熟练、提高、巩固知识的目的。
2、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知识。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知识性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微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信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这些课程中知识的巩固,如果采取一般的方法,是单调的,但可以做成课件,如随堂测试、填空等练习形式,还有图片进行匹配,既生动活泼又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一般每个知识点都会设计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小的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大的任务可以分小组协作完成。然后将学生们每个人的表现在班级学习网上给予肯定,对作品进行发布,有优秀作品、进步作品、特色作品等。恰当地应用多种形式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学生多方面主动学习的产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初探
- [教育理论] 关注课堂生成还给学生自主
- [教育理论] 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 [教育理论] 用山村的资源留住山村孩子
- [教育理论]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
- [教育理论] 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
- [教育理论] 抓校园文化建设 创文明和
- [教育理论] 做临界生成功心理的指导者
- [教育理论]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错误
- [教育理论] 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